当前位置:首页 > 宜兴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何申报及相关政策

admin8个月前 (09-24)宜兴产业信息31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指出: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围绕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建立指标体系,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创建,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创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

  包括建设规模化原料生产大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大集群;培育形成农产品或加工产品大品牌等。

  在做大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的同时,要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构建起种养结合,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同时要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和演化升级。

  包括针对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配套组装和推广应用现有先进技术和装备,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

  包括全面推行“一控两减三基本”,探索种养结合模式,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监测检验体系等。

  包括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入园创业创新,搭建双创服务平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创新联农带农方式等。

  包括成立保障园区建设运营的工作领导小组、园区管委会、投资运营平台等,要创新组织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园长制”,争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支持参与产业园建设。要构建支持产业园建设的政策保障体系,包括资金、土地、人才等,加速生产要素向产业园集聚。蕞后要建立完善产业园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实时跟踪产业园建设成效,定期分析评估。

  要按照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的思路,合理布局产业园种养、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等功能板块。产业园专项规划要与村镇建设、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相衔接,产业发展要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形成园村一体、产村相融的发展格局。

  1、申报创建的国家产业园名单、创建方案、经县级政府审批的建设规划和产业园基本情况表。

  2、本省产业园建设工作总结,包括省市县产业园建设情况、政策支持情况、2017—2020年省级财政自有资金支持产业园建设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应附相关资金拨付文件,如不属实,将取消产业园创建资格。

  3、请有关省份组织2018年批准创建的21个产业园,按照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亿元规模调整完善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经省级农财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备案。方案不需调整的可不报。

  注:以上内容是参照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进行编排的,仅供参考具体创建申报要求还是以每年农业农村部下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为标准。

  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由各县级农业主管机构申报,要成立由农业主管领导牵头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领导小组,积极重视及配合相关创建工作;当地主导产业的经营企业可以作为参与创建的主体。地方区县政府可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做规划,筛选出在当地具有优势的1-2个产业项目以及参与产业园建设的主导创建主体,来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做对接。

  (1)各地要按照县级政府申请、省级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择优遴选的方式确定拟列入创建名单的产业园,经分管省领导审定后报送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创建条件开展竞争性遴选,认真组织好创建方案、建设规划评审和实地核查等工作。

  (2)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采取书面审查备案和竞争性择优遴选相结合的方式批准创建。对产业园建设成效突出、建设体系完善、省级财政自有资金投入大的省份申报的部分产业园,经书面审查符合条件后纳入拟批准创建名单。对部分产业园开展竞争性遴选,组织专家采取现场答辩的方式,择优纳入拟批准创建名单。

  (3)对拟批准创建产业园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公布。

  (1)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按照相关因素测算各地开展创建的申报指标。原则上2018年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00亿元及以上的省份按2个申报,7000亿元以下的省份按1个申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排1个申报指标。对2019年中央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不规范的省份扣减1个指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由所在省统筹安排申报。超指标申请不予受理。

  (2)按照种业发展品种布局,支持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基础好的北京、河北、福建、新疆、西藏等省区,按确定品种增加申报1个以种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园。

  (3)为支持鼓励各省加强产业园建设,对于2019年安排省级财政自有资金建设产业园10亿元以上的省份,可申报3个省级产业园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安排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的省份,可申报2个省级产业园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安排2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的省份,可申报1个省级产业园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通过评价认定后,授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称号。每年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通知,都会附带“创建申报指标表”,指标表里会指出每个底处的创建名额。

  主导产业为本县(市、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本省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主导产业集中度高、上下游连接紧密,产业间关联度强,原则上数量为1—2个,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的比重达50%以上。主导产业符合“生产+加工+科技”的发展要求,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开发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已制定产业园专项规划,并经所在地县级或以上政府批准同意,明确了产业园发展布局和区域范围。产业园种养、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等一二三产业板块已经形成,且相对集中、联系紧密。产业园专项规划与村镇建设、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相衔接,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形成园村一体、产村融合的格局。

  产业园生产设施条件良好,高标准农田占比较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于本省平均水平,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高。现代要素集聚能力强,技术集成应用水平较高,职业农民和专业人才队伍初步建立,吸引人才创新创业的机制健全。生产经营体系完善,规模经营显著,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园区建设主导力量。

  种养结合紧密,农业生产清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一控两减三基本” 全面推行并取得实效。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可追溯,产品优质安全,绿色食品认证比重较高。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产业园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推动发展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有保障。在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对接市场、抵御风险、拓展增收空间等方面,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园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原则上应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30%。

  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统筹整合财政专项、基本建设投资等资金用于产业园建设,并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的政策措施,政策含金量高,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水、电、路、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

  建设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依托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一批规模化原料生产大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大集群和大品牌,将产业园打造为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贫困地区要突出搞好产业扶贫,将产业园建设成为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重要平台。

  建设现代化技术和装备集成区。聚集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配套组装和推广应用现有先进技术和装备,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技术先进、金融支持有力、设施装备配套的现代技术和装备加速应用的集成区。

  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区。构建种养有机结合,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和演化升级,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区。

  建设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养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品牌培育,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建立健全质量兴农的体制机制,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通过定期监测、绩效评价、实地核查等方式,在批准创建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组织开展产业园评价认定工作。中央财政通过奖补方式,对批准创建和通过评价认定的产业园,按不同情形予以适当支持。

  (一)对2018年批准创建但尚未通过评价认定的13个国家产业园,2020年底前再组织一次评价认定,认定后安排其余奖补资金。届时未通过将取消创建资格,并按有关规定收回结余资金。

  (二)对2019年及以后批准创建的国家产业园,分3次安排奖补资金。批准创建后安排30%,通过中期评估后安排30%,通过评价认定后下达剩余奖补资金。中期评估工作在批准创建后的第二年开展。

  (三)对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的省级产业园,通过评价认定后给予适当奖补。

  (四)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按照突出重点、集中使用、创新方式的原则,重点用于产业园联农带农增收、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延伸产业链、促进主导产业升级。鼓励产业园统筹整合相关资金渠道,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建设产业园。

  1、同意批准创建的先行补助每个批准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只要同意批准创建,国家先行补助资金1亿元,省级配套1亿元,用于产业园建设,省级现在农业产业园配套资金5000万元。

  2、验收评审挂牌后的资金补助经过2至3年的创建,通过验收评审挂牌以后,国家再奖励几个亿不等的资金。具体奖励额度要根据产业园创建通过的打分情况确定,但奖励资金肯定高于批准同意创建时给的资金。

  2019年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7)

  2020年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8)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yixing.021cf.cn/index.php/post/1690.html

标签: 浙江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东盟金属材料产业园-工程设计中标候选人公示

中国东盟金属材料产业园-工程设计中标候选人公示

  中国东盟金属材料产业园项目(以下称“产业园”)以建设中国东盟金属材料研究发展中心(以下称“研发中心”)为基础,通过科研带动产业发展的模式,将国际贸易、金属循环利用、钢材贸易、金融结算、智能制造、现代物流、新材料研发和健康养老等产业在南宁落地发展,打造一个集科创研发、智能制造、商务办公、酒店会务、配套商业等为一体的产业园。该产业园地块位于兴宁区...

中国电信浙江信息产业园(杭州大数据算力中心)落户杭州

中国电信浙江信息产业园(杭州大数据算力中心)落户杭州

  近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大数据建设运营分公司成功竞得三江创智新城首块M1工业用地,用于打造综合型产业园区,建设国际一流的绿色大数据中心、浙江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心、5G融合应用孵化中心。   据了解,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27960平方米,总投资约50.1亿元,建成后具备约19580架5kW—12kW机柜的装机能力,将有效...

义乌芯片产业园物业服务采购项目修正公告

义乌芯片产业园物业服务采购项目修正公告

  2021年规定的蕞低工资 1800 元/月、缴费基数 3330元/月(2021年 1月 1日起)及社会保障费用(单位部分:社会保险14%、医疗保险7%、失业保险2%、工伤保险0.5%、生育保险0.8%)之和。;职工夏季高温津贴不得低于《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国家税务局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调整企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月(202...

以高质量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日前,省商务厅对2020年度浙江省17家国际产业合作园从国际合作、利用外资、经济规模、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考评,并出具了考评报告。平湖市中日(平湖)产业合作园以总分98分的高分位列浙江省17家国际产业合作园之首,其中,利用外资、经济规模等指标均排名头部。   一个园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园区内一家家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今年前1...

会员服务 30分钟抵杭总建筑面积15万㎡浙江胜辉产业园招商中

会员服务 30分钟抵杭总建筑面积15万㎡浙江胜辉产业园招商中

  近日,浙江胜辉智造产业园开放招商。为丰富会员服务形式,学会特开通会员企业专属报名通道,并附园区简介。   浙江胜辉智造产业园坐落于湖州市德清县禹越镇杭海路398号,毗邻杭州市临平区,距杭州地铁9号线公里,地理区位优越。项目总占地约7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可售可租,其中地下车库13000平方米,约400个车位,预...

国家头部批产业园区碳排放评价试点名单公布 榆林靖边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

国家头部批产业园区碳排放评价试点名单公布 榆林靖边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开展碳排放评价试点的通知》,确定了包括陕西在内的河北、吉林、浙江、山东、广东、重庆等省市   这次试点旨在摸清园区碳排放底数并开展规划分析,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出发点提出规划调整和管控措施。要求重点关注园区内现有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领域和环节,从规划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基...

我市农业再添一个“国字号”金招牌—— 浙江省瑞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认定

我市农业再添一个“国字号”金招牌—— 浙江省瑞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认定

  2022年1月4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工作,4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认定。其中,浙江省瑞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我省唯一一个通过国家认定的产业园。   瑞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位于瑞安市中南部,覆盖马屿、曹村两镇天井垟片区及周边乡村,涉及许...

投资100亿元!永太新能源材料产业园落户浙江临海

投资100亿元!永太新能源材料产业园落户浙江临海

  按照永太科技的规划,未来3年内公司锂电池材料主要产品将形成如下产能规模:固态六氟磷酸锂年产能8000吨,液态六氟磷酸锂年产能6.7万吨;固态双氟磺酰亚***锂年产能900吨,液态双氟磺酰亚***锂年产能6.7万吨。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景气,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进而驱动锂电材料产品需求旺盛,2021年永太科技业绩也盈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