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长效育人机制的创新与实践——湖北理工学院携手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培育环保人才
原标题:产教融合长效育人机制的创新与实践——湖北理工学院携手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培育环保人才
湖北理工学院院长李社教与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签署继续合作协议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校相继与产业园区或者企业签订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议,为提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培养产业所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也遇到一些问题。因此,解决制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长效机制的瓶颈问题,既是高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面临的现实选择。湖北理工学院宜兴工程学院是湖北理工学院和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为适应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于2014年创办的以服务环保产业发展、培养环保人才为主的产业学院。学院成立以来,通过双方的密切合作,针对产教融合中普遍存在的难题,通过7年多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建立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育人机制。成果主要体现在构建了“校区、园区、社区”协同育人的“三区协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建立了具有“发展进规划”“校园进园区”“经费进预算”“科研团队进产业研发平台”“科研成果进企业”等“五进”要素的产教深度融合新机制。
为充分发挥校区、园区(企业)和社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各自的优势,通过“三区协同”实现“三全育人”,湖北理工学院宜兴工程学院成立以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立足校区”强化政治引领,坚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依托园区”结合专业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服务社区”,心怀感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服务社区的具体社会实践中,蕞终形成了“校区、社区、园区”“三区协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近年来,宜兴工程学院党总支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红旗党支部,宜兴工程学院团总支被授予“五四红旗团总支”称号。
要建立产教融合长效育人机制,必须找到高校与产业之间符合高校自身学科专业发展的耦合点,蕞终形成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经济系统之间的互动演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产业园区(企业)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技术与市场信息、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优质资源,高校要求产业园区(企业)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优质的教学科研平台和工作条件,只有找准双方优势互补的耦合点,发挥各自优势相向而行,才能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育人机制。
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是我国仅有的以环保产业为主的国家级别科技园区,产业链完整,产业发展水平处于国内前列,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对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强烈。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环境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湖北省一流专业,以培养环保应用型人才为特色;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环境保护培训基地等多个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大多能直接应用于环保产业,助推园区产业发展。因此,湖北理工学院环境学科的发展与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发展高度契合,产教双方形成合力,实现共赢。
所谓“五进”,是指形成产教融合长效育人机制必须具备“发展进规划”“校园进园区”“经费进预算”“科研团队进产业研发平台”“科研成果进企业”5个要素。
“发展进规划”。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园区或者企业的支持,而产业园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的支持亦不可或缺。要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必须将高校学科(专业)发展与园区(企业)产业发展结合在一起,把产业学院的发展纳入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即“发展进规划”,实现高校走进园区、扎根园区,蕞终服务园区的目的。随着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湖北理工学院宜兴工程学院的发展与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双方在头部个合作周期(四年)的基础上,2018年又续签了长期合作协议;以宜兴工程学院为基础,联合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组成环保联合大学,被纳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划,学院发展前景广阔。
“校园进园区”。高等学校走进产业园区,必须给予高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定的物理空间,实现“校园进园区”,为高校师生在园区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提供基础条件。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教学、科研生活空间,高校在产业园区难以建立一支稳定的工作团队,产教融合难以深入,很难建立起一种长效的合作机制。宜兴工程学院有独立的校园,教学楼、实验楼、学术报告厅、篮球场、网球场、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及食堂等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是一所名副其实的产业学院。
“经费进预算”。为确保有一个较为稳定的经费来源帮助产业学院发展,产业学院所需经费被纳入产业园区(企业)的财政经费预算之中。实现“经费进预算”,是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育人机制提供经费保障的重要途径。湖北理工学院宜兴工程学院基本运行经费由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提供,经费被纳入产业园区年度预算。2014年9月至今,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累计为宜兴工程学院校园建设投入资金8000万元,运行经费2000余万元,为建立产教融合育人长效机制解除了经费之忧。
“科研团队进产业研发平台”。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科研直接服务于产业发展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自身价值的体现。为使研究成果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一些高校在产业园区独立或者通过校企协同设立科研机构,通过“科研团队进产业研发平台”实现校企双赢。湖北理工学院“宜兴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2014年1月落户宜兴,现已成为“江苏省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成员单位。目前,湖北理工学院科研团队已经跟南京大学宜兴研究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宜兴研究院等平台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宜兴市科技部门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在服务产业园区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高校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科研成果进企业”。高校实现科研成果转化,通过“科研成果进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高校科研价值。高校通过“科研成果进企业”帮助产业园区和企业发展的同时,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将会获得产业园区或者企业更大的支持力度。园区和企业通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更加了解高校、亲近高校,从而服务高校。宜兴工程学院面向企业需求,为教师直接服务企业提供了条件,为形成产教融合长效机制作出了贡献。近年来,学校教师通过宜兴工程学院这一平台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5项,项目经费1200多万元。宜兴工程学院连续6年获得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公共服务先进单位”称号,为园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湖北理工学院宜兴工程学院7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五进”形成了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经济系统互动演进,建立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育人机制,实现了高校与园区(企业)互利共赢。在服务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发展的同时,学校环境学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成为“十三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环境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生态环保部门首批培训基地和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湖北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学习中心、湖北省“湖北理工学院—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研究生工作站”落户宜兴工程学院,通过宜兴工程学院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韩国启明大学等30多所国内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宜兴工程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明显,相关经验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