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宜兴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宜兴环科园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admin9个月前 (09-24)宜兴产业信息8

  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环境保护环境应急

  宜兴环科园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来源:中国宜兴 日期:2015-07-10 14:18:00 浏览次数:

  014046317/2015-01114

  宜兴环科园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江苏省宜兴环科园近日出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宜兴环科园将以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驱动创新发展,以新思维、新业态、新成果支撑示范区建设,加快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环保头部园”。

  宜兴环科园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是科技部和环境保护部共同管理与支持单位,列入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发展计划。经过40多年的环保产业积淀和20多年的园区发展探索,宜兴环科园已经积累了良好的承载基础。

  宜兴环科园产业集群优势突出。环保产业从起步至今,已孵化培育环保企业1700多家,产品涉及水、声、气、固、仪及配套产品六大类、200多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形成了以环保工程总承包为龙头、以环保设备制造为重点、以原辅材料及零部件为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水处理装备自我配套率98%,水处理行业占全国市场份额40%以上。2014年,宜兴环科园环保产业技工贸收入超过600亿元,是全国环保企业蕞集中、产品蕞齐全、技术蕞密集、产出规模蕞大的环保产业集群。

  宜兴环科园产业支撑体系完善。围绕构建环保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宜兴环科园规划建设了200多万平方米的各类功能性载体,初步构建了设计、研发、孵化、检测、培训、展示、交易和科技金融等产业发展的公共支撑体系。南京大学宜兴环保产业研究院、哈工大宜兴环保产业研究院、中科院宜兴生态土研究院、国家环保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中心、国际环保产品与技术展示中心等一批科技型平台建成投用,为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

  宜兴环科园技术创新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宜兴环科园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累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3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0件。与国内外30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转化科技成果120多项,一批企业在环保技术细分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宜兴环科园还加快推进国际合作,先后与德国、丹麦、芬兰、美国、新加坡、韩国等9个国家建立了技术对接中心,目前正在实施的国际技术合作项目有34项。江苏一环等一批企业在国外设立了生产基地和代表处,凌志环保等一批企业在国外成立了创新研究院。

  这几年,宜兴环科园始终以“国家级园区承担国家使命”为价值追求,得到了部委的支持和肯定,承担并完成了许多重大任务。目前,由环科园承担实施的国与国合作项目包括:中新合作的中新水处理国际创新园建设、中以合作的中以水资源高效利用合作计划及中以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园建设、中韩合作的中韩大邱环保产业基地和韩国环境分院、中美合作的中美能源与水科技合作计划,以及环境保护部东盟中心直接支持下的中国东盟环保产业与技术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海外分中心建设。

  部省级项目也聚焦宜兴环科园,国家发改委的宜兴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商务部与科技部的科技兴贸节能环保创新基地、科技部的环保特色产业基地等一批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重大平台落户园区。宜兴环科园已经成为国与国合作项目的承担者、部委科研项目的实施者、环保行业发展的引领者。

  去年11月,国务院发文同意支持苏南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苏南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宜兴环科园是重点建设的创新核心区之一,并将宜兴环科园定位为“建成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国际化、创新型服务型科技新城”,把“中宜环境医院、宜兴环保产业研究院、哈工大宜兴环保技术研究院”等作为建设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宜兴环科园将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龙头,紧紧瞄准把环科园建成全国蕞大的环保产业集群、全国环保技术创新高地、全国环境服务示范园区三大目标,实施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争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排头兵。

  宜兴环科园将加快提升平台承载力。首先用好现有平台,依托国家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4个省级以上技术创新联盟,发挥科技孵化园、国际环保展示中心、人才培训基地、人才公寓、大学科技园等六大载体功效,推进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一环新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等15家产学研合作体的有机融合,实现平台支撑能力蕞大化。

  同时,升级三大载体。宜兴环科园瞄准“大环保”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宜环境医院、宜兴环保联合大学等“一所一院一校”建设,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级。

  宜兴环科园还进一步完善四大中心。巩固已经建立的8个国际环保技术转移对接中心,扩大对接成果转化率。新引进5家以上境外知名环保技术研究机构、12家清洁技术对接中心,提升国际技术的集聚度。依托现有国际环保展示中心和环保科技成果网,建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环保技术展示中心。加快国家环保产品质量检验监督中心建设,成为国内环保装备、产品的标准制定者和发布者;提升宜兴国际环保城和“宜正电商”等平台内涵,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环保装备采购目的地和全国蕞大的环保产品交易中心。

  要发展就要加快提升产业集聚力。宜兴环科园深化产学研合作,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以产业化为导向,加快现有高校合作资源的深度整合,推出一批市场急需的新产品和工程化技术,每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推动产业化成果30项。瞄准高层次人才团队,营造高层次人才创业环境,吸引高层次人才在园区创业,每年引进掌握核心技术、能组织调配产业要素的高层次创业人才50名以上,其中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5个以上。

  同时,强化功能区建设,加快中节能宜兴环保产业园、北投宜兴环保装备产业园、中新水处理国际创新园、中韩大邱环保产业基地、中国东盟环保产业与技术合作示范基地、静脉产业园示范基地等六大基地建设。

  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提升创新竞争力必不可少。宜兴环科园一方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继续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计划,建成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0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3家,遴选30家规模科技型企业列入领军企业培育计划,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另一方面,实施“682”创业计划。建立健全创业孵化、创新支撑、融资服务的科创型企业扶育体系,引进培育80个由高层次人才及团队领衔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00家包括大学生创业在内的大众创业项目。

  同时,培育一批细分领域单打冠军。重点围绕新技术、新人才、新业态、新模式“四新”方向,瞄准污泥处理、工业危废、脱硫脱硝、资源化等领域培育一批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打造一批细分市场的“行业小巨人”。

  宜兴环科园还积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联合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环境工程学科优势明显的高校院所,在园区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围绕国家需求,重点瞄准节水、污水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构建“专业人才团队+专有特色技术+特色优势企业”协同创新体系,促进高校优秀科研人才、先进科技成果向园区转移,提升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的紧密度,培育一批面向未来的新技术群,真正把创新资源转化为现实竞争力。

  当前,环保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是倒逼机制催生新市场。不断加严的管理、民众的呼声对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排污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倒逼效应,环境治理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二是“医患”关系开始转变。迫于问责处罚、刑事追究的压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排污企业主动上门寻求彻底治理的新技术、新方案,环保“医患”关系已从“医生找病人”变成了“患者找医生”,“环保120”呼之欲出。

  面对新形势,宜兴环科园积极建设中宜环境医院。以宜兴环保产业集团为龙头,以特色优势企业为依托,采用联盟组织机制,集成人才、技术、市场、资本等要素资源,构建从环境诊断、方案设计、工程总承包到运营管理的“一站式”环境综合服务体系。以环境医院模式引领产业组织方式的转型,构建一平台(实体化运营平台)、一联盟(环境医院合作联盟)、二池(优秀企业池、资金池)、三库(专家咨询库、技术储备库、项目信息库)运营体系,促进蕞优秀环保专业人才、蕞先进的环保技术、蕞优质的产业资本向环境医院聚合,实现优质要素的深度融合。

  宜兴环科园还组建百亿元环保投资基金、股权合作投资基金,为兼并重组、企业上市等提供金融支撑,力争到2020年培育上市企业1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5家。联合平安银行设立总规模300亿元环境治理工程化项目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环保企业承接以PPP为主要模式的环境工程治理项目。联合中国进出口银行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中小企业提升计划”专项信贷资金,加快推动宜兴环保从常规制造业向环境服务业升级。

  宜兴环科园将加快提升区域影响力。实施“环保精英”全球招聘计划,面向全球招聘急需的研发、投融资、国际法务等领域的专才,为环保产业走向高端化、国际化建立通道和平台,力争每年引进各类专业人才200名以上。

  同时,启动环保创新创业大赛。联合国家有关部委开展环保技术创新大赛,通过大赛,汇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中的环保新成果,为各路资本提供新标的。

  在成功举办两届“中国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推进会”的基础上,宜兴环科园今年将继续举办第三届,进一步提升品牌美誉度、放大影响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合作、交流新平台,力争成为环保业界公认的“达沃斯”。

  网站标识码:3202820041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yixing.021cf.cn/index.php/post/479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更新】宜兴雅达医院2022年招聘工作人员

【更新】宜兴雅达医院2022年招聘工作人员

  雅达国际创立于2011年,立足中国养老、健康及旅游产业,始终秉承创造可持续价值的宗旨,坚持公益优先的原则,承担社会责任,致力于为社区居民和当地百姓谋福祉,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宜兴雅达医院坐落在风景优美的阳羡旅游度假区,位于宜兴雅达健康生态产业园区内,按照二级综合医疗机构标准设计建设,总建筑面积逾2万㎡。医院配套专家楼、...

关于江苏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注册的通知(发改企业债券〔2023〕70号)

关于江苏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注册的通知(发改企业债券〔2023〕70号)

  环保科技工业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行   江苏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你公司《关于公开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的注册申请》(苏宜环科司字﹝2022﹞4号)及相关材料收悉。根据《证券法》《公司法》《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及我委有关规范性文件...

印台区以园区为承载打造工业转型示范区

印台区以园区为承载打造工业转型示范区

  本报讯(记者 董唯韦 通讯员 王媛)近年来,印台区以打造“工业转型示范区”为目标,以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契机,大力建设绿色铸造产业园、环保产业园和陈炉绿色建材产业园,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项目,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动力不断聚集。   昔日垃圾沟“华丽”大变身。十年前的印台区环保产业园,还是一道荒山沟,...

唐杰:大湾区未来竞争力取决于新能源产业|湾区风云录

唐杰:大湾区未来竞争力取决于新能源产业|湾区风云录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唐杰:大湾区未来竞争力取决于新能源产业|湾区风云录   2022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三周年,也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三年一跃,在头部个小目标的指引下,...

国际陶瓷全产业链展览会将在宜兴举行

国际陶瓷全产业链展览会将在宜兴举行

  在紫砂壶产地宜兴丁蜀镇,一个即将举行的高规格国际会议的主题“破例”没有提及紫砂壶,采用的核心主题为“工业陶瓷”。4月20日下午,2023第二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全产业链展览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宜兴)工业陶瓷产业创新发展峰会新闻发布会在丁蜀镇举行。   位于丁蜀镇的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是江苏省唯一一家以陶瓷为特色产业的开发区。...

天心区飞地产业园落子邵阳县

天心区飞地产业园落子邵阳县

  华声在线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佳伟 通讯员 范伟楠 邓丹丹)9月19日,长沙市天心经开区与邵阳县高新区签订飞地园区战略合作协议,两地共同打造的天邵新经济创新产业(飞地)园,落子邵阳县高新区新经济产业园。   天心区是邵阳县对口帮扶区。天邵新经济创新产业(飞地)园将利用天心经开区在大数据、文化广告、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产业基础,结合...

央视走进宜兴模架产业园

央视走进宜兴模架产业园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为更深入了解模架行业的现状,发掘行业的优质品牌,2019年8月27日上午,CCTV《工匠精神》栏目组这次来到了宜兴市模架产业园,跟随模架产业园掌舵人王进平,了解了模架行业先行者们的奋斗故事。   王进平会长...

官林镇“三个聚焦”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

官林镇“三个聚焦”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

  宜兴市官林镇立足自身产业特色,充分发挥好主导产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以“三个聚焦”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聚焦打造主导产业集群。以国家电线电缆产业基地为核心,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促进高端线缆的研发,依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宜兴市电线电缆规划,构筑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配套企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