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力促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干部人事、双招双引等领域,继续探索创新,着力构建科学规范、运转高效的体制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体制机制保障。
9月份,按照宜兴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宜兴经开区和屺亭街道、芳桥街道实行一体化运行,行政管辖面积10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70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13万。在行政架构上,宜兴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受宜兴市委市政府委托,管理屺亭街道、芳桥街道,对整个区域内的改革发展稳定负全部责任,两个街道主要领导参与园区班子分工,按照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抓具体事项的贯彻执行、推进落实。
在职能设置上,由园区对街道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园区主要负责整个区域内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组织人事、规划建设、财政资产管理和安全环保等工作;屺亭街道、芳桥街道主要承担辖区内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管理、基层治理、农业农村等职能,落实安全环保属地监管责任。
在干部管理权限上,经开区与屺亭街道、芳桥街道相关领导干部可根据工作需要实行交叉任职;屺亭街道、芳桥街道所属人员可由经开区统筹使用,编制关系保持不变。在综合考核上,宜兴市委市政府对经开区(含屺亭街道、芳桥街道)实施统一考核。经开区组织实施对屺亭街道、芳桥街道的考核,对街道实施年度财政预算,下发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书,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考核,加强考核结果运用。
一体化运行以来,宜兴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增长,1至9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37亿元,同比增长26.3%;工业投资增幅高于全市平均5.8个百分点,占到全市工业投资总量的39.07%,10个主要经济指标中有6个实现两位数增长,在推动宜兴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跑出新的“加速度”。其他各项事业也齐头并进、领先领跑,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宜兴经开区不断深化一体化改革,着力构建扁平化管理机制。按照“优化整合、精简高效”的原则,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门管辖,蕞大限度地避免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构建了大经济、大建设、大监管的“大部制”工作格局,行政效能明显提升。现有内设机构11个,分别为党政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经济发展局、科学技术局、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财政局、招商局、建设局、行政审批局、监察室,设置领导职数29名(正科职11名,副科职18名)。目前,11个内设机构已全部设置到位,每个部门均设立2-4个内设科室,配备中层干部,各部门职责明确、协调高效、运转顺畅,人员配置较为精简。
宜兴经开区(屺亭街道、芳桥街道)共核定行政、事业编制221名,其中,行政编制142名、事业编制79名。现有工作人员507名,其中,行政人员112名,占比22%,事业性质人员86名,占比17%,聘用非编人员309名,占比61%。今年以来,宜兴经开区以编外人员管理为切入点,循序渐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与人力资源市场接轨的人员选拔任用规范标准,形成公开招聘、竞争择优等制度,面向全社会招聘了一批招商专员、党建指导员、安全专员,大力推进机关非编人员队伍专业化、年轻化。对聘用的非编人员,建立了年收入在4-7万不等的宽幅薪酬体系,除与工龄、职务相匹配的基本工资外,还通过建立绩效考核制度,设置绩效奖金,更好地发挥考核激励作用,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在晋升体系方面,表现突出的聘用制人员可以根据工作实绩、按照相关程序,晋升到内设机构中层正副职(正副股级)。
宜兴经开区认真落实省政府出台的“推进全省经济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文件精神,继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按照“能接尽接、便民利企”的工作定位,持续优化“一站式”“不见面”等服务,并通过部门派驻、自我审批、事权合作三种模式,将省政府赋予国家级开发区220项设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无锡市政府赋权187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宜兴市政府赋权29项市(县)级行政审批事项,逐步承接到位。持续加强审批窗口建设,拓展政务服务内容,不断优化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式服务模式,今年政务服务中心办件超7万件,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有力发挥了便民利企、保障发展的作用,不断打响“近者悦、远者来”的营商品牌。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日趋激烈的区域竞合,宜兴经开区重构“双招双引”体制机制,坚定不移育产业、攻项目。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了“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双招双引”工作意见、“双招双引”激励办法、科技创新配套奖励办法、深化实施“百亿强企培育工程”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围绕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面向全社会招聘了12名高学历、高素质产业招商专员,制定出台《招商人员考核管理办法》,优化完善招商人员职位体系、薪酬体系、管理体系,实施“项目看板式跟踪、团队组织化管理、服务阶段式推进”,把精兵强将压到招商一线。
在招引布局方面,建好京津、沪杭、广深、西南四个招商分局,强化区域招商布局、发挥驻外招商作用;同时,按照园区重点产业分类,分别成立实体化招商投资公司,组建专业化产业招商团队,建立“一个产业、一份规划、一支队伍、一套政策、一支基金”的招商引才机制。
在推进机制方面,强化重大项目主任负责制、重点项目部门负责制,落实招商工作月度汇报、重大项目每周会商、项目建设月度推进等制度。各分管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以身作则,带头外出招商、下沉企业服务,做到“去一次就要解决一个问题、见到一次成效”。
在考核奖惩方面,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实施招商业绩周统计、月通报、季汇报、年考核机制,以项目见高低、以实绩论英雄,让实干者得实惠、让不干者坐不住,在全区上下营造了干事创业、勇争一流的良好氛围。前三季度,完成亿元以上项目备案15只,总投资达227亿元。秋洽会期间,35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超335亿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按照集聚集约发展要求,宜兴经开区稳妥有序推行“一区多园”管理模式,加快五大特色产业园建设。5G信息技术产业园。以5G信息产业技术及其应用为主导方向,实施“一园二区”的总体布局,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330亩的5G信息技术产业园。以高端发展、融合发展、集聚发展为主线,加快引进一批以中石科技为代表的5G散热、通讯、智能设备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推进绿色智能制造,着力打造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研发、生产的重点集聚区,建成全国一流的智慧型产业园区。
“3985”电子专用材料产业园。抢抓国内半导体市场发展机遇,构建“一园三区”总体布局,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1400亩的“3985”电子专用材料产业园。依托先科半导体、山水半导体等骨干企业,聚焦电子特种气体、光刻胶、电路研磨液等半导体专用电子材料,攻关半导体材料核心技术,提升新一代电子专用材料国产化率,力争到2023年电子专用材料产值超100亿元,到2025年产值超300亿元,打造成为华东地区蕞具规模的电子专用材料产业集群。
零碳科技产业园。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强与上海交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启动占地400亩的零碳科技产业园建设。推进一批高等级创新研发平台落户,加快招引氢能产业链头部企业和优势企业,丰富氢能应用场景,集聚各类氢能研发、生产、制造单位,全力打造产业分工合理、高端资源汇聚、集群效应凸显的长三角氢能源产业高地。
科创慧谷产业园。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军民协同创新研究院宜兴军民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生命科学、氢能源、5G、物联网等领域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规划建设占地350亩、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科创慧谷产业园。全面建成后将容纳各类企业50家、实现产值20亿元、孵化科技型企业30家,打造长三角一流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企业加速器、总部经济功能区和品质商务功能区。
生命健康产业园。聚焦全球生命健康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积极承接无锡及宁杭经济带生命健康产业化项目,全面启用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生命健康产业园,并规划占地500亩的产业化基地,加快宜兴食品生物技术科创中心、慧医天下未来医院医药批发、江南米道低GI功能性健康食品总部、霍伯麦(中国)总部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