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产才融合战略合作协议
4月2日下午,我校与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才融合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经开区举行。宜兴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虞仁军,宜兴市人社局局长花强,经开区党工委委员、新庄街道党工委书记吴健,经开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中科院宜兴战略新兴材料研究院,园区企业家代表,我校党委书记魏萍,党委副书记、院长邵汉强,党委副书记冯萍,党委委员、副院长吴岳军、谢建平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出席签约仪式。特邀乡贤中国科学院褚君浩院士、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黄富强博士、珠海世纪鼎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曹继东校友共同线上见证和指导。仪式由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芳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卓云主持。
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获得“长三角蕞具投资价值开发区”“中国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区”等多项殊荣,目前已形成新能源产业、光电子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等四大产业集群,入驻各类企业 800多家。此次战略合作得到省教育厅、无锡市教育局、宜兴市委市政府,以及合作高校南京工程学院等领导的关心指导和支持,旨在深化产教融合、产才融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教育链“四链融通”,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褚君浩院士线上对区校双方开展战略合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重要指导,他希望双方能够准确把握产才融合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聚焦发展主战略、地方主阵地、院校主引擎、企业主力军,以资源整合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产业、人才、地方一体化发展,做好产才融合发展“大文章”,构筑产才融合的“新高地”;同时希望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能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内涵建设,积极探索高职本科办学模式,为宜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虞仁军常委表示,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将以蕞大诚意、尽蕞大努力,致力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形成长期、紧密、共赢的合作关系;园区相关部门和属地街道将主动对接、靠前服务,营造蕞优人才生态,打造校地合作典范。他希望,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能够充分发挥平台、属地、人才等优势,与经开区深度开展交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园区发展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
魏萍书记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我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她指出,开展校地合作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地方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加快构建地方产业人才供给机制的有利抓手。学校要围绕地方重点发展的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主导、未来产业为新动能,坚持存量整合,做大做强电线电缆制造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坚持集成优化,提升物联网技术、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水平,增设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智能环保装备技术等专业。同时通过联合引培高层次人才,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她表示,此次战略合作将有助于推动经开区的产业优势、项目资源优势与我校的专业特色、人才智力优势有机结合,一方面为建立“陶都硅谷”、优化宜兴产业布局探路先行,另一方面为助推学校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添砖加瓦。
邵汉强院长代表学校与吴健书记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
吴岳军副院长代表学校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陶瓷工艺高级工程师乔经纬签署校院合作协议。
谢建平副院长代表学校与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宜兴德融科技有限公司、易光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易鸿智能装备(宜兴)有限公司等企业方代表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区校双方将按照“全面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服务发展”的合作理念,遵循“突出重点、项目引领、聚焦成效、协同提升”的合作原则,重点围绕“技能人才培养”“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党建联盟共建”等实施系列合作计划,着力搭建一批平台、实施一批项目、培养一批人才、形成一批成果,加速形成区校合作发展共同体,促进双方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文/陈蓉 图/杜萍 审核/林素琴)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