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再次明确工业用地出让比例不低于30% 为何如此执着
一块约50亩的建设用地,如果用于房地产开发,地方政府大约能拿到10-20亿元的“土地财政收入”;如果作为承载制造业的“工业用地”,土地出让金可能仅为5000万元。
前不久召开的全省经信工作会议上,有一句话引起了涌金君的兴趣:落实工业大市大县出让土地总量中,工业用地比例不低于30%。
浙江的答案,已不言而喻。30%工业用地出让“红线”,传递的信号十分明确:以土地资源的有效供给和持续保障,稳定制造业发展。
曾有部门做过测算,2017年,全省单位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个,折算每家企业的蕞大发展空间仅为384.5亩,自2013年以来持续排名全国末位,仅为上海的75.7%、广东的72%、江苏的60.8%、山东的40.3%。
不难看出,相较于其他经济大省,浙江用于发展制造业的土地资源供给非常紧张。
事实上,浙江不止一次提出过“工业用地出让比例不低于30%”。去年3月,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
“2020-2025年,工业大市大县每年出让土地总量中工业用地比例不低于30%,确保工业用地总量稳中有升;省级及以上开发区、高新区等存量工业用地总量不下降。”
从中美贸易摩擦,到疫情突袭的2020年,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区域、城市经济发展“定盘星”“压舱石”的地位,愈发凸显。制造业根基深厚,增长后劲更足,抵御风险能力也更强。
为稳住制造业,浙江还制定了十分具体的指标。在《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到——
2020年,制造业在疫情影响下全面恢复并确保实现全年目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34%以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显著特征。
到2025年,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三分之一以上。
据涌金君了解,2007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峰值44.6%,其后持续降至2018年的34.6%,年均下降约0.9个百分点,降速明显快于全国及广东、江苏,也远远快于德国、日本达到峰值后10年和韩国达到峰值后6年的年均下降幅度。
梳理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历程,有学者曾发现,发达国家二产比重一般在较高水平上保持20年以上,浙江二产比重在50%的高水平保持了19年。或许因为所处发展时代不同,有后发优势的因素,但是打牢制造业基础这个过程不可轻松逾越,是不争的事实。
浙江从制造业起步,如今,制造业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的“竞技场”。在此背景下,浙江提出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新愿景。
要实现新愿景,除了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走提高工业用地亩均产出的集约式发展道路外,为制造业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也十分必要。
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是人们从事城市生产与生活的主要场所,二者相辅相成,其中蕞重要的就是二者的比例。
我们来看一下,在产业空间的比例方面,“中国制造业头部市”深圳是怎么做的?
深圳在2015年出台了《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年全市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重不宜低于30%,并划定了270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红线”。
深圳的工业用地规模,在2015 年达到峰值的316 平方公里后,下降至目前的273 平方公里左右,刚好到”红线年,深圳进一步提出《关于打造高品质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打造“两个百平方公里级”高品质产业空间。
一个是“百平方公里级”的保留提升区:划定100平方公里工业区。划定范围并长期锁定,全面保障对深圳具有战略性、支撑性意义的实体产业空间需求。加大政策精准扶持力度,形成预期稳定、成本适中、集约高效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为“整备改造区”范围内的优质企业提供安置空间。
一个是“百平方公里级”的整备改造区:划定10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十四五”期间,新土地整备25平方公里(此前已完成20平方公里),连片升级改造25平方公里,深汕特别合作区整备30平方公里,累计形成10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
2月2日,深圳市公布了2020年各项经济数据,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突破2.76万亿元,继续排名全国第三。同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万亿元,连续2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好成绩的背后,深圳这些年来坚持工业用地空间保障上下的硬功夫,是要记上一功的。
位于浙江绍兴滨海新城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浙江昌海生物有限公司,原本起家于新昌,囿于当地发展空间受限,来到滨海新城。
作为重要的资源要素,土地保障对制造业企业至关重要。在土地资源本就紧缺的浙江,保障制造业土地资源供给,变得十分紧迫。今年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绍兴滨海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金均海带来的建议正是:“大力提高制造业用地占比。”
金均海告诉涌金君,这个建议源于现实工作中的体会。很多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用地难、用地贵等困难,有关部门应该从政策上加以适当倾斜,提高制造业用地占比,这样才有助于浙江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去年,浙江在土地资源要素保障上,还是非常给力的。2020年,国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管理改革,浙江抓住这个契机,让“要素跟着项目走”,争取来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4.36万亩,同比增加20%,位居全国头部。
涌金君从省自然资源厅拿到的数据显示,2020年,浙江全省出让国有建设用地24.3万亩,其中工矿仓储用地(主要是工业用地)出让面积达12.7万亩,占到了总出让面积的52.2%。而全省房地产用地(包括了住宅和商业)的总出让面积是10万亩,远低于工矿仓储用地。
“去年以来,国家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管理改革,释放出两大强烈信号:头部,只要有好的项目就不愁指标;第二,新增计划指标与存量土地消化全面挂钩。”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告诉涌金君,浙江的土地要素保障,要从“指标为王”转向“项目为王”,“既要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还要上前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为引入大项目、服务大项目做好前期支撑。”
2019年9月,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的意见》,明确了“确保工业用地增量,全市每年出让的工业用地(不含创新型产业用地)占年度土地出让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
在这个文件出台后不久,杭州市隆重召开了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动员大会。会上,杭州重磅发布“新制造业计划”,除了组织人才保障和专项资金保障外,更让制造企业感受到“诚意满满”的,是强化土地保障。
在那次大会上提出,杭州再次明确不少于30%的工业用地比例,每年盘活的低效用地也优先支持制造业发展。同时,控制工业地价,按照不高于长三角同类城市标准实行动态管控,尽可能降低制造业企业用地成本。
但是,也要提醒的一点是:在高质量发展时代,制造业企业亦应破除圈地思维,强化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思维,大力推进创新发展,努力用新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要以亩产论英雄,不搞增肥式成长,努力降低土地依赖,力争用更少土地要素创造高附加值产出。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