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之招商体制优秀实践研究
但随着开发区土地、政策、资本等红利的逐渐消失,传统“坐地”招商体制已不再适应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各开发区开始在招商机构、招商体制上创新求变。
本文通过对开发区传统招商体制、高质量发展下的招商体制的分析,结合开发区先进招商案例,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借鉴思路。
一是宣传主导型招商体制,即政府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多种途径大力对外宣传引导各类企业的入驻,往往以直接经济效益作为招商核心;
二是服务主导型招商体制,即政府以拥有的公共权力,快捷的行政服务作为招商的亮点吸引企业入驻;
四是市场驱动型招商体制,即开发区的市场竞争优势可作为招商手段吸引企业入驻。
传统的招商体制可满足开发区经济与产业的平稳发展,但不能完全适应开发区经济转型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2017年起,国务院出台多个政策要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为招商体制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7号)指出“推动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开发区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开发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做好开发区投资促进工作”;
《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国发[2019]11号)指出“要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赋予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对内对外合作平台功能,加强要素保障和资源集约利用等举措来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
《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指出“至2025年,国家高新区布局更加优化,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做强做大特色主导产业等”。
当开发区的经济发展遇到瓶颈、缺少增长新动能时,往往无法满足可持续、高效益的发展需求,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创新驱动型招商体制应运而生。
该体制通过开发区政府出资成立引导基金,推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重点不在于获得短期的高额投资回报,而是通过引导基金扶持本区具有创新潜力的科技企业长远发展。
由内而外,借助政府的引导基金去做招商引资,利用资本的催化和杠杆作用,以股权投资和其它优惠政策,吸引其它地区的优质高科技企业转移至当地,优化开发区产业模式、增加新动能。同时构建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业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利用平台优势吸引创新企业入驻开发区,达到创新驱动的目的,从长远角度解决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开发区经济难以持续高效增长的问题。
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往往会遇到大而不强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的不完善,没有充分发挥相互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要求开发区要努力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世界级产业集群等。这对开发区招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产业驱动型招商体制在此之下发展而来。产业驱动型招商体制包括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
产业链招商是指以产业链分析、结构调整为基础,针对产业链的薄弱环节进行“补链”、“强链”或发展新的产业链的一种招商手法。产业链招商注重整个产业生态的培育、扩展以及产业内部资源流动的效率。与此同时,根据开发区发展政策指引,发展新型产业链招商符合开发区发展方向。
例如:通过技术改造、减税降费等优惠招商措施对传统制造业的上游产业链进行扩展;通过招引国际知名、行业前十强企业,吸引一大批上下游相关企业入驻;招商引进中高端设计制造企业;主动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领域产业链等,符合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要求。
产业集群招商注重对产业集群内研究交流,通过引入研究院所或高精尖企业研究机构作为种子,吸引上下游企业主动靠拢,并不断孵化新企业。通过办事流程进行简化,开办园区产业研讨会,进一步提高集群的高效性,吸引更多企业入区,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生态圈。
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度开放,即坚持更高水平“引进来”和更大步伐“走出去”并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外贸综合服务体系和促进体系,优化外商经营环境,简化外商业务流程,切实维护外商合法权益是该招商体制的基础,此举可吸引外商投资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升经济的开放水平。
调动各方面招商引资积极性,当地政府可采用奖励机制。例如:威海经开区提出了一项政策,对首次提供项目信息并推介客商、直接参与项目引进并起到积极作用的引荐人、增资项目、外贸企业直接奖励企业经营者,以及单个项目引荐人提供奖励。此举有利于扩大招商的动员力度,鼓励、动员、汇集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开发区开放型经济建设。
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其中一环,绿色工厂的建设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的建立是其核心内容。在此发展要求之下,招商工作可以从绿色产业园区的建立与绿色环保企业的引入同步展开。
根据园区产业现实情况设立对应的园区,例如烟台开发区启动建设的“中国-瑞士节能环保科技园”,集中引入一批科技先进的绿色发展企业,为当地提供了绿色发展的机会,也为产业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
由主要靠招商引资谋求发展,向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推动发展的转变,是未来招商的一种必然模式。通过招商引“智”手段的创新,吸引园区所需要的高端人才,促进人才资源的集聚与开发,从而为新兴产业培育和园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实现园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21年荣获“中国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十佳”头名,218家国家级经开区中综合考评高居第二,科技创新排名高居头部,创新平台与引导基金双擎联动的招商模式是该区发展的主要动力。
广州开发区的招商以创新为头部动力,通过发挥创新驱动型的招商体制实现创新平台大力培养。建设了全省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了像硅谷一样的创新文化,成为省、市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该区在招商中充分发挥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优势作用,成为广州国家科技创新枢纽核心区,成功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实验区,并获批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
广州开发区坚持机制创新,完善“大招商,招大商”的机制,开启以资源配置为核心、针对特色产业进行项目策划的招商4.0模式。
同时,该区充分发挥了招商引导基金的作用,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切实提高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拉动放大效应,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研发投入。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全区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预算2015年为5亿元、2016年为8.8亿元、2017年为12.7亿元、2018年为17.3亿元,呈逐年快速增长态势。科技发展资金引导和杠杆效应明显。
截止2021年7月,全区共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超30家,集聚各类高端研发机构超过1000家;建成华南地区蕞大的科技孵化器集群,培育孵化科技企业近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100家。科技创新实力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经开区头部。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4.38%,达国际先进水平。
在全国不少国家级开发区招商引资出现回落的大背景下,武汉开发区却逆势飞扬。近期武汉开发区集中签约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涵盖下一代汽车、新能源、车规级芯片、汽车模块、文化旅游、创新创业、现代农业等,投资总额约1350亿元。这些项目将为“中国车都”产业转型升级再次注入新动力。武汉经开区紧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招商引资主要指标排名全市前列。
仅2021年1-4月,武汉开发区实现产业项目签约额687.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86%,实际到位资金323.1亿元,完成拼搏目标的38.8%,居全市头部方阵。
同时,武汉开发区紧盯新技术革命与新产业变革,实行多点产业驱动招商,多个产业集聚发展,培育以机器人、智能家居、通航产业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新动能。紧盯目标任务,构建起“3+N”的产业体系,强化以商招商,积极沿“链”招商,推动“量、质”齐升,引进中电云全球总部、科大讯飞等新兴产业项目,签约小鹏汽车、中创为量子科技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
聚焦战略新兴产业,聚焦支柱产业和下一代汽车产业,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和五百亿新材料产业集群。对接东风、吉利、京东等龙头企业,引进路特斯全球总部、吉利商用车发展中心等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优质项目。经过30年的发展,已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等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在近500平方公里全域范围内,集聚起54家世界500强,一座产业新城,全新崛起武汉西南。
在国家商务部发布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苏州工业园区连续五年“摘冠”,并荣获“2021中国高质量发展十佳园区”、“2021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十佳园区”、“2021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园区”等多个奖项。
近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8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5亿美元。截止2021年7月份,园区新设外资项目188个,同比增长61%,新增注册外资20.3亿美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注册外资超千万美元以上项目29个,完成实际利用外资约13亿美元,保持历史高位、全市领先。
苏州工业园区在扩大经济开放的招商过程中采用了提升经商环境的策略。优惠、透明的各种固定税费,减少不可预见的开发和损失等使得外商在办理业务的时候避免了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新型招商机制逼出新型行政管理体制。在园区机构筹备之时,******苏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管委会机构要做到“精简、统一、效能”,达到同国际接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目标模式。
苏州工业园作为苏州自贸区的核心片区,苏州自贸片区设立近两年来,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创新服务招商模式,积极探索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2020-2021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报告》中苏州自贸片区在全国第五批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排名头部。
今年,苏州自贸片区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4.0版,5个部分187条具体措施中全国领先性举措占比近七成;发布涉企免罚轻罚特色清单、推出“免证园区”改革,充分为市场主体创新松绑解缚,激发市场活力;推出跨境移动支付金融工具“Su-Pay”、出台“19条便利化外国人才新政”,加速聚集国际高端创新要素。
苏州自贸片区始终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强化制度创新应用,赋能产业转型提升和企业创新发展,整合推出研易达、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资本跨境收支综合解决方案、小微企业危废处置等一批具有片区特色的生物医药集成创新成果,全国首创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模式改革,落地“关证一链通”等一批创新举措,开展智能核销试点。
在配套方面,园区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力保障产业用地发展空间,2021年工业园区提出将用3年完成2万亩以上产业用地更新,加快盘活低端低效产业用地,导入优质项目资源,提高土地产出效率的重要举措。苏州工业园区勇担“探路、引领、突围”使命,全面推进高水平制度创新。高质量的制度创新带来高能量的红利释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昆山开发区绿色发展始于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复同意进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2020年,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区域集成示范验收评估工作中荣获江苏省头部。
昆山开发区高度注重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产业高端化、园区生态化、城区现代化目标,推进单一工业园区向绿色智造园区转型,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的多维度招商体系。通过不断提升全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真正的“生态经济区”,扩大了绿色环保企业的入驻机会,区域环境整体通过ISO14000认证,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绿地覆盖率超42%。
环保低碳、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开发区招商引资、企业发展过程中,同样得到良好的重视和践行。“南亚电子”通过实行循环生产、热电联产,把能耗降到了蕞低;“艾利丹尼森”在寸土寸金的土地上为员工开辟了一条“幸福小径”;“德源环保”建成可从46种化工有机废溶剂中提取有用金属的自动生产线年度昆山市十佳绿色发展企业几乎全在开发区,对整个开发区的循环发展、低碳环保产生了良性促进作用。2016年,开发区获批省级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区域集成示范,并获节能减排专项引导资金1500万元。
东营开发区大力推行人才招商,2018全年开发区召开了2次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征集专家对人才工作的建议40条,为区内30余名高层次人才配备服务专员。积极理顺人才工作机制,突出“大人才”思维,形成了党工委领导、招商公司合作、各部门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该区建立了招才引智工作通报机制,确定每月五号为双招双引工作调度日,推进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任务同部署、工作同推进、绩效同考评。
同时积极探索了海外招才引智新模式,赴美国、加拿大开展海外人才招聘活动,在美国设立开发区首家海外人才工作站,组织4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参加美国休斯敦人才推介座谈会。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强化人才与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东营开发区决定以悦来湖为中心,打造科技人才聚集区。
2017年东营发布了关于印发《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引荐人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才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推进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创新发展。2020年3月,东营开发区举办了“双引双招”的云平台推介会,东营经开区“双招双引”吹响创新实干号角,向着建设千亿级特色产业园区的目标阔步前进。
四、经验总结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齐头并进,并逐步落实到每个层面,应运而生的招商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实现途径。各地开发区应根据区位因素、产业优势及政策导向,因地制宜制定开发区招商体制,进而助推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正略咨询作为长期关注和服务开发区、产业园区的专业机构,曾协助北京、郑州、大连、济南、青岛、徐州、平顶山、南阳、新乡、燕郊、济宁、潍坊等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完成各类改革体系的方案策划、设计和落地实施。
值此“十四五”开局之际,正略咨询愿持续助力开发区提信心、强决心、增实力、足底气,实现全面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