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科创宜兴原动力丨吸引科创因子的强磁场从何而来?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近年来,我市把科技创新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推动创新型经济加速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运行质态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3月底,我市“双招双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一期投资59亿元的中车中低压功率器件产业化项目在经开区开工。这是继“中环系”之后,我市集成电路产业的又一旗舰型项目,更是携手中国中车深化务实合作的崭新成果,开启了“央地合作、双向赋能、互惠共赢”的崭新篇章。
用高质量“双招双引”推动高质量发展,蕞重要的是要精细精准、聚焦聚力。科创项目、人才等因子频频落子宜兴,是项目招引方式、技巧的较量,也是地方政策、服务的比拼,彰显了宜兴逆风而行的精气神。
宜兴是太湖西岸的璀璨明珠,是苏南板块的重要成员、沪上经济的重要腹地。面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时代机遇,我市确立了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和苏浙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两个定位”,招商引资由以往“大水漫灌”的粗放型方式改为“点对点”精准招商,科学搭建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龙头的政策体系。
围绕构建“2+3+N”产业体系,我市设立了总规模均为50亿元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和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聚焦新能源、集成电路等领域,重点实施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先后引进中环领先集成电路用大硅片、普睿司曼等一大批投资强度高、产业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项目。2021年以来,在无锡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风潮中,我市围绕产业需求和发展实际,把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作为转型突破、跨越赶超的“引爆点”和“加速器”,相继出台了生命健康产业“十四五”规划、科创22条、生命健康产业专项政策等,生命健康产业由此呈现出“加速起势、蓬勃兴起”的良好态势,碧迪医疗预填充盐水注射器项目、长木谷智慧骨科3D打印与手术机器人研发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宜兴。
为破解当前产业结构偏重、亩均效益不高、转型动力不足等发展难题,去年,我市制定出台《2022年宜兴市科创孵化载体建设实施方案》《宜兴市科创孵化载体建设管理办法》等,致力提升载体数量规模和质量效能。目前,我市共拥有省级以上科创孵化载体30家,总面积达185万平方米。每年实施产学研及国际合作项目近200个,高校朋友圈扩展至40家,设立科创飞地9个,集聚各类人才突破38万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4年翻番、达761家,总投资超500亿元的陶都科技新城规划建设,转型发展的科创动能更加充沛。以新近获评“2022年无锡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国合环保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例,它已成功孵化近60家企业,其中,国合绿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连续两年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眼下正参与建设小米华东总部基地项目、杭州轨道快线工程仓前车辆基地等重大工程。
从三氿之畔到南海之滨,跨越千里深化宜兴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美好情谊,合奏共赢发展蕞美乐章。今年2月,市委书记封晓春率队赴深圳、香港、澳门开展招商考察活动,走访宜兴乡贤、在港乡亲、知名企业及著名高校等,点对点推介陶都发展新优势,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资源、要素加速向宜兴汇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高位推动,主动“走出去”才能招大引强。一直以来,宜沪两地交流频繁、往来密切,大批宜兴籍人士在上海成就事业,诸多上海企业在宜兴投资兴业。基于此,近年来,我市聘请一批在沪商务顾问,运行上海商务代表处,成立宜沪投资促进会,深度对接在沪各类“高、精、尖”资源,持续放大宜沪合作热效应。去年,全市累计在沪招商294天次,获得上海方面信息项目百余只,市级重大经贸活动签约上海方面的项目19只,累计投资额达194.9亿元。我市还借鉴“深耕上海”的经验做法,延伸拉长招商触角,成功融入北京、深圳、天津等一批城市的互动圈,实现更加高效便捷对接产业项目的梯度转移。
在主动“走出去”的同时,我市还高效对接,积极“请进来”推动合作。在进一步做精做优全市“双招双引”大会、秋洽会等传统市级重大经贸活动,搭建互动双赢的合作平台的同时,创新打造“双招双引”金字招牌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三年来,赛事品牌迅速打响、赛制模式持续升级、收获累累硕果,大赛共征得紧贴我市产业发展布局、充分体现先进性的参赛项目3900余个,其中博士以上项目团队占比超50%,中昆生物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等138个优质项目成功在宜转化落地。在我市重点培育的生命健康产业领域,已成功举办60余场高峰论坛、专家座谈等活动。刚刚落幕的中国生命科学领航者峰会,阿斯利康、罗氏制药等业界权威应邀来宜,建言献策,助力宜兴向生命科学蓝海扬帆远航。在环科园、经开区两大国家级园区内,宜兴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宜兴生命健康产业园茁壮成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重大项目、优质企业入驻,为我市生命健康产业“加速跑”提供不竭动力。
2月底,华润怡宝华东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运营。自去年8月,该项目在周铁镇启动建设以来,在宜兴各级各相关部门贴心高效的服务下,自启动到产品投产仅用了6个多月。公司副总经理鄢全不吝夸奖:“宜兴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政策与贴心服务,营造了一流的营商环境,让企业落户更有信心。”
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既是相中了宜兴良好的产业基础,又是出于对宜兴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同。近年来,为了构建蕞舒心的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我市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锡宜协同发展、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等机遇,倾力打造“宜兴业”营商环境品牌。通过创新探索“拿地即开工”“多证联发”等模式,持续推行“一窗办、联合办”等机制,开展项目“保姆式、菜单式”服务,推动我市企业开办时间基本在0.5个工作日内,有力提升了我市营商环境的“含金量”。今年,我市还开通了省内首条12345“企业开办”专线,实现了企业诉求的一号连通、一键直达和即时办理。专线日试运行以来,共答复咨询类问题60余件,办理满意度100%。
优质的营商环境,也成为吸引科创人才的强磁场。近年来,我市致力于当好人才服务的“店小二”,通过打造顶尖人才团队“城市会客厅”,建成宜兴院士之家、氿子创新讲堂,高标准运行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打造“人才优购、公寓惠租、驿站乐享”安居体系等一系列贴心服务,为各类人才在宜发展营造了暖环境,让人才进得来也留得住。“陶都英才”政策品牌、“才荟兴宜 锡望您来”城市引才品牌、“宜见倾心”人才服务品牌等一项项政策和举措,打造了产业和人才琴瑟和鸣的热土,彰显着宜兴优化营商环境的温度和力度。截至去年,我市拥有“陶都英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257个,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73名、团队10个;培育国家级人才16名;拥有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培养对象108名,无锡“太湖人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78名、团队4个等,全市人才总量突破38万。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