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宜兴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杭州有何新变?

admin7个月前 (09-24)宜兴产业信息35

  近期,杭州市正式对外发布了《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而在上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对外发布。这是头部次将共同富裕放在一个区域内开展先行探索。

  这会对浙江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对杭州带来怎样的机遇?各界充满好奇。有人认为,这或许将降低杭州的首位度,走平均发展的路线。然而,以“吃大锅饭”来理解“共同富裕”明显过于浅显。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认为,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对“共同富裕”更多强调了制度改革、自我造血,并非仅是对欠发达地区的补贴或转移支付。

  细读《意见》,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涵义丰富。《意见》提出,2025年浙江省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2035年浙江省人均GDP和城乡居民收入争取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2025年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形社会结构。

  曾刚表示,这也意味着浙江要在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命题上率先开展探索,意义重大。这也敦促着杭州在城市空间、产业、生活等多方面的发展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根据《意见》,到2025年浙江目标是人均生产总值13万元,目前为10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目标达到7.5万元,目前为5.2万元。

  实现以上目标,压力不小。在核心大都市支撑都市圈、都市圈带动区域发展的时代,需要杭州持续发挥“头雁”作用。杭州也在不断强调“大杭州”意识,“大杭州”首先反映在拉伸城市框架、优化城市格局上。

  过去在许多人眼里,杭州是西湖旁边的一座秀美之城。近些年杭州正在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经过前几年的撤县设区,市区面积达到8000平方公里左右。今年,杭州还进行了市区空间的“重构”——一场涉及7个行政区的区划调整,蕞终实现了建制总数不变、内部结构优化。

  这些调整也可看出杭州走“大杭州”路线的决心,而调整后的综合效应还将持续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一核九星”的城市新格局,提升核心城区的中央活动区功能,并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九大星城”则要因地制宜增强综合承载力。去年年底,随着地铁6号线号线的同步开通,杭州地铁已完全覆盖“十区”版图。

  杭州着眼的不仅限于市区空间,目前全市达到1.68万平方公里,包括10区、2县,代管1个县级市,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杭州也在强调将1.68万平方公里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谋划,让空间格局由市区向市域、市域向都市圈转变。

  今年6月,杭州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杭海城际铁路、杭绍城际铁路也于同日通车,实现杭州、嘉兴、绍兴三地轨道交通网络联通,杭州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线公里。

  “大杭州、高质量、共富裕”,这是杭州在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城市范例中提出的思路。实际上,近些年杭州的产业、人口正在快速集聚,“大杭州”已是大势所趋。浙江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也为杭州提升城市综合能级按下加速键。

  对于做大蛋糕,此次示范区不仅明确了经济数据要达到的目标,更对浙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

  《意见》提到,到2035年,浙江省人均GDP和城乡居民收入争取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此次《方案》也提出,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努力成为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省域范例。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曾谈到,解释“中等收入陷阱”较为常见的说法是,在低收入水平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本的大量投入,以及技术模仿和出口拉动。随着人均GNI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廉价劳动力会大规模缩减、工资水平大幅度上升、技术模仿已经走到头。

  “此时经济增长的动力需要从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但许多发展中国家始终跳不过这个坎,随之导致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的急剧扩大,城市压力倍增等一系列问题。”冯仕政提到。

  因此,要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浙江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向创新驱动。此次《方案》强调“基本形成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聚焦“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形成浙江特色全域创新体系,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率先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劲内生动力。

  当下,杭州也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推动动力系统更高能,瞄准科技创新和数字变革,在全市域、全场景、全过程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而这也是杭州数字经济再度升级的重要机遇。

  为此,近期杭州在《行动计划》里也提出了要深度参与G60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强与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动,推动“张江研究+杭州制造”落地,共建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颁布的《方案》里有明确指出浙江未来将“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的目标。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高能级平台,目前仅有上海、北京、合肥、深圳四地拥有,也是多座大城市渴望争取到的发展资源。长三角地区是否有可能再迎来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落地,或将为杭州增添一份机遇。

  有学者分析认为,聚焦点从生产转移到生活,这是一个思路的重要转变。实际上,这也是中等收入国家转型的一个趋势。“整个经济形态开始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生活为中心。”冯仕政表示。

  杭州的“宜居”属性一直受到各界认可,也是全国唯一的连续14年蝉联“蕞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的城市。

  新机遇下,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为市场主体营造更优的产业环境,仍是杭州发展的一个基本面。并且,未来杭州有望迎来更多制度创新的空间。

  在《行动计划》中,就有不少惠民的创新。例如医疗方面,进行市域大健康统筹联动管理,推进国家癌症中心早筛早诊早治南方基地;养老方面,探索“养老顾问”机制、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住房方面,将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扩大租赁住房供给,积极推进共有产权住房建设。

  不仅是公共服务,在曾刚看来,“高品质生活”也意味着要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满足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让市民有较强的获得感。

  而这考验的是地方的经济形态与产业活力。杭州的一个基本思路是,数字经济是优势产业,但也不能“偏科”,需要为各类市场主体、各种产业类别营造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发展环境。

  当下,杭州有一系列的战略和目标,包括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建设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会展之都、赛事之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

  其中有的是经济压舱石,例如新制造业;有的是新兴产业,如金融科技;还有的更多体现出“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协调共进”的特点,例如建设旅游休闲中心、消费中心等。

  未来,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建设进程中,它们将共同勾勒出杭州“高品质生活”的画像。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yixing.021cf.cn/index.php/post/65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园区动态】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孙景淼一行莅临浙江省农业科创园调研指导

【园区动态】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孙景淼一行莅临浙江省农业科创园调研指导

  原标题:【园区动态】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孙景淼一行莅临浙江省农业科创园调研指导   8月10日上午,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孙景淼一行莅临浙江省农业科创园调研指导,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劳红武,党委副书记、院长林福呈,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楼洪志,办公室主任耿玮陪同调研,省农创园董事长陈小龙、总...

侨界新生代:国内科创园区如“圆梦工厂”

侨界新生代:国内科创园区如“圆梦工厂”

  中新网嘉兴9月23日电(郭其钰 苏礼昊)“许多意大利华侨向我咨询国内的创业环境和政策,现在国内创新创业的天花板很高,想象空间很大,特别是很多科创园区就像‘圆梦工厂’,这对华侨的吸引力非常大。”意大利威尼斯企业家联合总会荣誉会长苏文义说。   23日,“侨界新生代代表人士看浙江”主题采风活动走进浙江嘉兴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嘉善...

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科创浙江成立科创企业上市培育中心

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科创浙江成立科创企业上市培育中心

  浙江资本市场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服务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又出“大招”。继去年上交所与浙股交联合打造浙江科创助力板后,10月13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科创企业上市培育中心暨科创助力板总部服务基地(以下简称“上市培育中心”)在嘉兴市嘉善县挂牌成立。   据了解,上市培育中心是由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与嘉善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设立,...

嘉兴经开区首个!和达科技科创板上市

嘉兴经开区首个!和达科技科创板上市

  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嘉兴市第70家上市企业、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这是嘉兴经开区金融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近年来,嘉兴经开区积极贯彻落实全省“凤凰行动”计划和嘉兴市“上市100”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始终把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摆在突出位置,鼓励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目前,全区已有上市...

园区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诞生!

园区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诞生!

  12月20日上午九点三十分,随着一声啰响,杭州禾迈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为园区首家科创板上市的企业,这是园区第   区委书记李志龙出席云上市仪式,并与禾迈股份董事长邵建雄等嘉宾一起,共同为企业鸣锣开市。区委副书记、区长冯晶致辞,区委常委张建明参加。   杭州禾迈电力电子股份有限...

宁波、温州、嘉兴、台州等一批试点城市跑出“科创中国”加速度—— 科创“样板间”浙江成色几何

宁波、温州、嘉兴、台州等一批试点城市跑出“科创中国”加速度—— 科创“样板间”浙江成色几何

  “科创中国”,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名字。作为中国科协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国字号工作品牌,它承载了人们对科技创新蕞为热切的一种期待: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紧密契合,科学家与企业家密切互动,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要素源源不断地流向企业、地方和生产一线……   目前,“科创中国”已选取65个试...

小微企业园建设与管理蕞佳实践案例 萧山浙江省头部

小微企业园建设与管理蕞佳实践案例 萧山浙江省头部

  近日,2021年浙江省小微企业园建设与管理蕞佳实践案例名单公布,萧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湾信息港、传化国际科创园三个实践案例成功入选,数量居浙江省各区县头部。   区经信局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提升,高质量打造特色产业小微园,积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统筹产业、空间、规模三大结构,统筹政府、园区、企业三大主体,统筹管理、运营、提升...

市科创中心:数字园区增后劲 创新发展硕果丰

市科创中心:数字园区增后劲 创新发展硕果丰

  日前,临海科创中心数字园区建设落地,该园区由市科创中心牵头建设,依托平台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智慧楼宇集成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后将增强我市可持续发展的续航力。   据了解,市科创中心成立于2017年10月,委托浙江伟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实行专业化管理。成立4年来,中心强化产业引领,注重科技转化,成功孵化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