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该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做强实体经济”?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2022年,贵州围绕重点产业和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投放“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新动能产业基金290亿元,中小企业信贷通贷款630亿元。工业投资增长9.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6%左右、提高3.8个百分点左右。
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发展工业作为首要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着力打造“六大基地”,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焦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大力发展基础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储备本土人才,省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贵州轮胎载重子午胎分公司生产车间。
省人大代表,贵阳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肖赤:
抓好开发区的工业用地收储工作,不仅可以达到增加地方财政税收、聚集人气、提升区域竞争力和知名度的效果,对当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也有明显推动作用。
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为例,经济区自获批成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以来,不断引导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目前已集聚南航、老干妈、顺丰等一批实力企业,在航空运输服务业、特色食品、物流运输、新兴产业、总部经济等产业领域形成一定发展基础。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项目集中落地过程中,工业用地收储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比如土地一级开发成本高,产业用地倒挂严重;因企业自身条件和项目需求不同,产业用地交付标准不一,影响产业项目落地进度,加剧经济压力;存在部分企业圈地、不投产的行为,部分已出让的产业用地投入高产出低,影响了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等。
省自然资源厅、省投资促进局等相关部门完善细化开发区招商引资、存量土地处置、用地审批、降低工业用地成本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凸显开发区在培育产业方面的竞争优势,助推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强省会”行动提供强力支撑。
省政协委员,贵阳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石邦林:
聚力打造贵阳贵安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核心区
在“双碳政策+市场”驱动下,在国家大力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全省着力构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一核两区”发展格局的战略背景下,贵阳贵安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立足良好产业基础,抢抓利好政策机遇,打造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核心区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盛。
为加快建设贵阳贵安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核心区,建议从三个方面对贵阳贵安给予支持。一是支持打造完整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优先支持布局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构建从电池生产到电池回收的一体化产业生态体系;优先支持加快充换电设施和应用场景布局,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给予更多优惠政策。二是支持强化要素保障,促进产业发展。推动贵州磷化集团与优强企业组建公司,联合建立省(境)外资源基地;推动增加重点项目和企业配套绿色能源供给份额,实施直供电、分时电价和配售电改革等措施;推动省直部门重点保障重点项目及企业要素配套基础设施,省新动能基金、省工业化发展基金给予倾斜支持;深入做好“贵人服务”,加快在建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早日投产达产。三是支持打造技术创新平台,提升产业能级。对龙头企业引入省外技术创新成果实施奖励;支持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和科研团队在贵阳贵安进行技术成果工程测试和成果孵化;支持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与省管高职院校、企业实训基地联合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支持贵阳贵安开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专项科技创新,切实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省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社服委委员、信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戚玉峰:
在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过程中,像数据中心机房的机电设备配套、机柜及配套设施等的技术含量相对存储、服务器等要低得多,用量也比较大,在新基建、“东数西算”等项目上完全可以实现本地化生产、加工,借此推动本土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做大做强。
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政策,鼓励本地有生产加工意愿的企业积极投入到贵州新基建产业补链、强链的产业中来;同时,相关部门建档并向社会公布贵州在工业化产品,特别是新基建、电子产品方面的品牌目录,为贵州本土的电子产品制造业指明方向。同时适度扶持贵州本土电子产品制造业,鼓励本土电子产品制造业从数据中心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开始参与,深刻理解数据中心建设的需求,从而研发、制造相应的适配电子产品。在同质同价的前提下,尽量扶持本地企业,推动本地电子产品在实际应用案例和场景中得到应用。
省政协委员、澳门贵州商会监事长、澳门中华创新科技发展促进会创会会长、澳门贵阳商会创会会长谢杰豪:
重视大数据产业青少年人才培养工作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人才的厚度决定了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度。
当前贵州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从2013年在全国率先布局,到如今“中国数谷”声名鹊起,可以说实现了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再到“集聚成势”的“三级跳”。在下一步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建议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要既看当下,也着眼未来。
小学三年级至大学阶段是人才培养的黄金期,如果在这个阶段前后对青少年加以合理引导培养,让他们充分了解和认识大数据信息技术知识,能够更好地推动他们成长为大数据产业工作者,甚至为他们今后在该领域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建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青少年人才培养工作,全力推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贵州分中心尽快落地与启用,同时在高中推进大数据相关知识的“线上教学”+“线下实验室”课程,注重选拔有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专业培养,让更多青少年成为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后备人才。
贵州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线。
坚定不移落实“六抓” 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回稳向好
“省两会对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作了统筹安排,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潘军表示,全市工信系统将积极行动起来,坚定不移落实好“六抓”要求,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回稳向好,着力打造“强省会”的核心引擎。
抓工业目标。聚焦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措施,加强运行调度,确保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力争工业投资突破750亿元、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
抓工业要素。推动“地、房、人、电、气、钱”等资源要素向工业聚集,力争全年开工标准厂房800万平方米、建成700万平方米,收储工业用地1.5万亩,新增制造业人才2.2万人。
抓工业项目。坚持项目为王,做好项目谋划、策划和包装,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力争全年新引进工业项目到位资金900亿元左右,新开工特瑞新材料等总投资2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00个、建成振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二期等总投资2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00个。
抓工业企业。重点加大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上市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力争全年工业市场主体达到2.3万户、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100户,培育10户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户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抓工业产业。围绕“1+7”工业重点产业,树牢产业链思维,持续推进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全年在筑央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七大重点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
抓工业园区。推动开发区优化整合,优化调整工业集聚区,加快推进息烽化学原料药等专业化园区建设,建设装备制造业下料中心、夜间工厂等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高效推动园区事园区办,确保49项涉企经济发展基础事项实现园区闭环办理。
以“产业大招商突破年”为主抓手 增添“强省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全市投促系统将坚持招商引资不停步、项目建设不停歇、企业服务不断档,奋力推动产业大招商再建新功,为更好服务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贵阳市投资促进局局长皮启荣说。
贵阳市2023年招商目标已确定:新引进到位资金16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900亿元以上,占比达到55%以上;引进优强企业420家。
目标确定,精准发力。皮启荣说:“将以‘产业大招商突破年’为主抓手,服务好领导带头招商,整合好五大主体力量,积极开展好今冬明春‘双千百场三领域’大招商和产业招商‘夏秋攻势’,加强央企招商、产业链招商、以房招商、园区招商、驻外招商、以商招商、乡友招商等,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项目,更好服务‘强省会’。”
进一步突出园区主特产业招商。将开发区、园区作为招商引资主战场,围绕确立各开发区(园区)的主特产业,结合产业基础,找准细分领域,有的放矢谋划一批招商项目,选准目标企业,实施精准对接招商,引进一批产业项目向开发区(园区)聚集。
进一步突出以房招商。将标准厂房招商作为重中之重,紧扣标准厂房建设时序进度,制定年度招商目标和时序计划,压实招商责任,坚持每月常态化调度通报。加强产业园运营项目招商,推动联东U谷等项目加快建设;加强与产业园运营商沟通洽接,新引进产业园运营项目10个以上,着力提升新建标准厂房使用率,“腾笼换鸟”有效盘活存量厂房。
进一步突出驻外招商。充分发挥驻外办事处“信息部队、观察员、侦查员”作用,通过增点、增编、增人、增资,进一步优化驻外办事处招商格局,紧盯重点区域优质资源要素,围绕主攻方向,主动拜访邀请企业,用好驻地商协会会员企业资源优势,加强与黔籍乡贤的沟通,联动各市直部门、区县、国企,深挖项目线索,开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
“市投促局将坚持项目为大、项目为重、项目为王,推广用好‘招商易’平台,建立项目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提升招商效率、优化项目服务,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奋力在‘强省会’行动中展现新作为、贡献新力量。”皮启荣说。
转向架车间里,一组组货车轮对被自动送入荧光磁粉探伤机里“体检”;在车体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对货车车体进行检修,现场弧光闪烁、焊花四溅……1月13日,中车贵阳车辆有限公司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
“2023年开年,我们的市场拓展就传来好消息,成功拿到了上半年铁路货车造修10253辆的订单。”中车贵阳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是公司历史上蕞大的一份上半年订单,在这次中标的公司中名列前茅。
这份订单是客户对中车贵阳公司实力认可的蕞好证明。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车贵阳公司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认识、凝聚攻坚合力,克服了疫情影响、原材料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共计完成造修铁路货车16619辆,在实现日产、月产量屡创新高的同时,也创造了年造修量历史新高。同时,全年销售收入达到17.7亿元,同比增长20.4%,向国家纳税7000多万元。
面对今年上半年订单大增的情况,公司领导班子严格落实领导包保制度,动态管控生产进度,及时统筹解决生产问题;生产一线在保证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做好产能综合平衡分析,科学审慎排产、高效释放产能;各职能部门协同作战、强化保障,加强现场服务,在配件物料供应、技术工艺指导等方面重点发力,确保生产有序高效进行。
“1月份,客户向我们下达的目标是完成检修1600辆,而我们平时的检修能力是完成1100辆左右。”该负责人说,要完成这个目标,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按时交付订单,从1月初开始,公司生产一线在周末和节假日都加班加点赶进度。就连春节假期,公司也决定只放三天假,正月初三正式上班。
中车贵阳公司上下一心抓生产的良好态势,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据了解,贵阳综保区相关领导将在年前来到公司,对30名公司的劳模和业务骨干进行表彰慰问,为大家的拼搏精神鼓劲加油。
中车贵阳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作为一家制造业央企,公司将聚焦主业发展、抢抓市场机遇、推动精益管理,力争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全力在“强省会”行动中贡献力量。
记者 衣琼 肖达钰莎 彭寻启 罗婧 / 文 周永 石照昌 / 图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